青岛市城阳区仁和居改造项目

一、概述

项目简介

仁和居东站换热站为混供系统,目前总供暖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,实供面积约7万平方米(含6号楼2000㎡(暂估)、9号楼1370㎡),入住率仅为46%。热用户为多层民用住宅,末端供热方式为挂暖,各个单元供热面积见附件一《采暖面积汇总表》。

二、运行参数

1设备参数

站内混水泵额定参数如下:

序号

额定流量

额定扬程

配电机功率

控制方式

m3/h

m

kW

变频

1

400

20

30

45Hz

2

300

20

30

2当前运行参数

数据采集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,运行数据如下:

一次网运行参数

供压

回压

供温

回温

瞬时流量

瞬时热量

Mpa

Mpa

t/h

GJ/h

0.62

0.52

80.6

35

44.1

8.4

二次网运行参数

外界环境

供压

回压

供温

回温

室外温度

Mpa

Mpa

0.63

0.52

45.7

35

0.2

3历史运行数据

数据为2017~2018采暖季该混水站电耗及热耗,实际供暖面积按69119.85㎡计算:

2017~2018采暖季

总电耗

总热耗

单位平均电耗

单位平均热耗

kWH

GJ

kW•H/

GJ/㎡

74085

19696

1.07

0.28

4用户实测温度

序号

单元名称

建筑面积

实用面积

入住率

入户管径

室内温度

1

33号楼1单元

1260

448.35

35.58%

DN50

16.87

2

36号楼1单元

1080

541.73

50.16%

DN50

21.43

3

28号楼1单元

1310

837.13

63.90%

DN50

20.56

4

28号楼2单元

1310

372.04

28.40%

DN50

18.06

5

29号楼1单元

1310

744.08

56.80%

DN50

17.31

6

29号楼3单元

1310

744.08

56.80%

DN50

16.37

7

23号楼4单元

1140

672.56

59.00%

DN50

16.5

8

22号楼3单元

1150

643.92

55.99%

DN50

22

9

38号楼

1930

541.72

28.07%

DN70

17

10

4号楼2单元

770

467.82

60.76%

DN50

20.31

三、 系统分析

1、通过室内温度测试表,可以看出用户室温差别较大,最大温差在5.13℃,温度变化无规律,即说明系统水力失衡,同时也说明入住率低对供热用户室内温度影响较大:

2、该混水站二次侧运行参数如下:

供热面积

二次网流量

单位流量

二次网压差

二次网温差

混水量

t/h

kg/㎡

Mpa

t/h

69119.85

187.94

2.72

0.11

10.7

143.84

单位平均用户流量仅为2.72 kg/㎡,流量偏小,如外网不进行有效的水力平衡措施,必然存在水力失衡现象;

3、根据2017~2018采暖季电耗分析得出,单位平米耗电量为1.07 kW•H/㎡,混水泵运行电耗较高,有一定的节能空间;

4、因只有2017~2018采暖季提供的热耗数据,该供暖季室外平均温度为2.56℃,折算到青岛市供热设计标准(最低温度-6℃,平均温度0.9℃)时,单位面积热耗约为0.31Gj(32.63W/㎡),热耗相对较正常,但是由于入住率低造成大量用户室内温度不达标,2017~2018采暖季室外温度统计表见附件二。

综上所述,系统入住率低、单位流量小是用户室内温度差异很大的主要两个原因,若要达到一个相对较平均的室内温度,且不增加系统运行电耗的前提下,需要对该系统进行分布组合式喷射供热系统改造,不但可以解决系统存在的水平失调问题,缓解楼内垂直失调;而且循环泵后期运行电耗也将有所下降。


四、节能改造技术方案

在热用户楼前管道井内加装喷射装置,使二次管网输配系统小流量(150m3/h)、大温差(19℃)运行,而热用户楼内系统大流量(300m3/h)小温差(10℃)运行。通过在热用户楼前管道井内加装不同型号的喷射装置,既改善了热用户楼内水力失调工况,同时又解决了二次网的水力平衡问题,真正实现按需供热,达到节电、节热的目的。

按照目前实际供热面积,设计结果如下表:

供热面积

二次网流量

单位流量

二次网压差

二次网温差

混水量

t/h

kg/㎡

Mpa

t/h

88532

150

1.70

0.17

18.7

116


考虑政府家属院无法在单元前安装,该回路只能在混水站内安装喷射泵,以及入住率不同的因素,各个单元供热面积修正比例见下表:

序号

单元入住率范围

单元面积修正比例

1

10%~19%

50%

2

20%~29%

45%

3

30%~39%

40%

4

40%~49%

35%

5

50%~59%

30%

6

60%~69%

25%

7

70%~79%

20%

8

80%~89%

15%

9

90%~100%

10%


修正后设计面积见附件一。

混水站系统图设计如下图:


混水站改造系统图

混水泵设计方案按实际供热面积预留34%面积分别计算,则设计参数及预测每采暖季运行电耗如下表:

设计方案

建筑面积

额定流量

额定扬程

配电机功率

运行电耗

单位电耗

m3/h

m

kW

kW•H

kW•H

实际面积

67225

114

18

11

29040

0.47

预留34%

87532

150

18

11

29040

0.53

混水泵效率按照80%计算。

该小区为老旧小区,管网相对老旧,系统回水压力较高,对管网寿命有影响,站内混水系统改为换热器换热系统,则可大幅度降低系统运行压力(回水压力由0.5MPa降为0.3MPa),提高该换热站二次管网系统承压能力,减少系统失水率,提高能效。

目前换热站面积较小,站内改造相对困难,且居民对改造供热设施有抵触心理,建议在院墙外设置移动式换热站,既能满足供热需求,又能防止小区居民的恶意干扰。


五、改造效果

1、彻底解决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水力失调,以及楼内用户的垂直失调与水平失调,极大改善用户用热舒适度;

2、外网水力平衡度提高,预计可节约热费5%;

3、用户舒适度提高,消除用户冷热不均现象,可减少用户投诉率,提高项目收费率,提高社会效益;

4、新增添的设备后期无需人工参与操作、调节,且因外网水力平衡度提高,可大量减少项目后期运行管理费用;

5、循环泵电耗大大降低;

6、降低政府家属院及其他楼栋单元内系统压力,提高管网承压能力,降低系统外网失水。

六、注意问题

1、本设计根据甲方提供的运行数据进行,若数据有偏差,则改造后运行效果会与方案略有偏差。

2、系统所有用户均需安装喷射装置,如有漏装,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。

3、考虑新旧系统切换,喷射装置与用户供水阀门可并列安装,喷射系统运行时,所有与之并联的供水阀门均需处于关闭状态。

七、安装方案

考虑该系统要在采暖季安装,为节省安装周期,且尽量减少系统失水,并且不对用户采暖造成影响,以下几方面需要提前准备:

1、安装之前检查每个单元进出口原有阀门是否能完全关闭;

2、喷射装置安装在单元进出口阀门与用户之间,位置尽量往高处安装,防止个别用户操作,造成系统运行失败;

3、为减少安装周期,喷射装置与原管路供水阀门并联安装部分可提前预制,预制连接安装图如下:

八、投资预算

喷射系统主要设备费用: 

喷射系统安装费用:  (含阀门、管材及连接件等)

移动式换热站: 

其它费用: 

附件一:采暖面积汇总表

上一个:青岛市德海苑北站下一个:新贵都